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外医学研究》 > 201329
编号:13714011
乌司他丁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(1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3年10月15日 谢皓空 李建平 谢建波
第1页

    参见附件。

     【摘要】 目的: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肺复苏术(CPR)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。方法:回顾性分析63例急性心肌梗死CPR后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,据是否使用乌司他丁分为常规组(未联合使用乌司他丁组)及观察组(使用乌司他丁组)。观察两组心率(HR)、平均动脉压(MBP)、肌酸激酶同工酶(CK-MB)的变化,比较死亡率、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(VAP)发生率;同步测定比较两组的血清IL-6、TNF-α、MMP-9水平。结果:观察组的死亡率、VAP发生率分别为13.8%、6.9%,均显著低于常规组的38.2%、32.4%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,观察组的MBP、HR、CK-MB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常规组(P<0.05)。两组在CPR后第1天血IL-6、TNF-α、MMP-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。至第5天,两组IL-6、TNF-α、MMP-9均较第1天升高,但常规组升高水平均显著高于观察组(P<0.05)。结论:乌司他丁可显著减轻AMI患者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,降低死亡率,改善临床预后,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机体炎症因子的释放,减轻炎症损伤密切相关。

    【关键词】 乌司他丁; 心肌缺血; 再灌注; 炎症因子

    中图分类号 R542.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-6805(2013)29-0001-03

   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(ischemic reperfusion,I/R)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,心肌梗死后“罪犯”血管再通可导致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或梗死面积进一步扩大[1]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,详见PDF附件